武冈南门口米粉:一碗传承百年的都梁风味

20250921183407882-微信图片_20250921183131_77_1152_compressed

 

武冈南门口米粉是湖南省武冈市的标志性美食,拥有超过百年的悠久历史。其前身是始创于清朝光绪六年(1881年)的“德和粉馆”。最初,这家粉馆专为南门口码头来往的商客和船工提供快捷热腾的饮食。历经岁月变迁,它从一家小店发展成为武冈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,甚至有着“不吃南门粉,枉到武冈城”的说法。

南门口米粉的独特风味,源于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对品质的坚守。它的制作过程颇为讲究,主要包含“过三关”:

  1. 选米与浸泡:选用上好的早稻籼米,经过数日浸泡发酵。

  2. 磨浆与榨浆:用石磨或电动磨浆机将米磨成浆,再装入布袋用重石压榨去除水分,形成生粉坯。

  3. 蒸煮与揉坨:将部分生粉坯蒸成熟粉坯,再按比例与生粉坯混合,人工揉成均匀的“太极坨”。这道工序极为费力,但却是保证米粉韧性的关键。

米粉的烹煮技艺同样独特,称为“过三关,盖八景”。烫粉时,需先用开水烫,再用精油(骨头熬制的油汤)烫,反复数次。这样既能保持米粉的筋力韧性,又能让味道充分渗入粉中。所谓的“都梁八景”,指的是盖在粉上的八种特色佐料:精油、主料(各类肉片或素菜)、辣酱、酱油、腐乳、味精、葱花、香菜,寓意武冈的古八景,文化韵味十足。

南门口米粉的汤底也颇为讲究,多用土猪筒子骨、老母鸡或正宗铜鹅熬制原汤。配料选择丰富,包括三鲜、牛肉、铜鹅、酸辣肉丝、乾子豆腐、墨鱼云耳等。

如今,南门口米粉店已成为武冈的一张美食名片,吸引着众多外地游客前来打卡“嗦粉”。它不仅仅是一道地方小吃,更承载着武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匠人精神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6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    暂无评论内容